【醫師節特刊 ? 婦幼人物之七】張友波:努力求索在小兒外科的醫學之路上
張友波,主任醫師,醫學碩士。曾任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小兒外科內鏡與微創專業委員會理事,黑龍江省小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腔鏡外科分會小兒外科學組副組長,黑龍江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家指導委員會兒外科專家組委員。他主持創立牡丹江市小兒外科分會,并任首屆主任委員。張友波于2016年經人才引進來到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工作,小兒外科是他的專業,更是他無比熱愛的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工作了25年,進行了近萬例手術,拯救了上千個生命垂危的孩子。
新生兒的手術往往畸形嚴重,病情復雜,孩子又是剛剛出生,有些甚至是早產,國內外的手術成活率也僅能達到80%~90%,而他的團隊卻達到了99%以上。這些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的專業技術水平已經步入國內先進行列。2020年張友波作為重點專家引領的小兒外科獲評南通市崇川區“紫瑯英才團隊”,及“江蘇衛生創新團隊”。2021年張友波個人獲評南通市“崇川區最美科技工作者”。
自來南通工作,張友波一直在積極謀劃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小兒外科在他的帶動下,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科室以新生兒外科為引領,以小兒微創手術及小兒矯形手術為特色,重點發展兒童普通外科,兒童泌尿外科及兒童骨科,他為每個專業培養出一名骨干。努力終有回報,經過幾年的努力,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已經成為南通地區專業全、業務精、技術強、服務好的特色科室。近幾年他已于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SCI論文3篇,省市級科研2項,省級繼續教育項目1項,承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2項。他的工作業績也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先后被聘為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小兒外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癥醫師分會結構畸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小兒普外微創學組常務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小兒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南通市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張友波帶領團隊至今已成功開展數十項醫療新技術、新項目,他將國內外小兒外科的新技術、新理念帶到南通,造福當地百姓,使南通市小兒外科的醫療技術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
小兒外科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面對不能表達的孩子,甚至是剛剛出生的嬰兒,很多疾病的診斷靠的完全是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于這個專業很多醫務人員都不是十分清楚,更不要說普通人群了,很多錯誤的理念在社會上流傳。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兒外科,讓更多年輕的父母獲得正確兒童醫學知識,他開設了“張友波小兒外科工作室”的微信公眾號,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了一百余篇原創科普文章,廣為傳播,并被“人民網”等知名媒體轉載,更有多篇科普文章在“南通日報”及“江海晚報”等南通當地媒體發表。他還利用公眾號無償為患者解答醫學問題,普及健康知識。2020年9月聯合“百度醫療”及“能醫”等平臺,舉辦“兒童外生殖器常見疾病診治”的網絡直播講座,在線人數達76000人,收到良好效果。
很多孕婦對胎兒存在畸形分外焦慮,對于是否保留這個畸形的胎兒往往有很多顧慮。一念則生,一念則死,醫生的建議關乎著這個小生命的存亡。因此,胎兒先天畸形的產前咨詢也成了他的工作內容之一。他帶領兒外科,聯合產科、超聲科、影像科開展了“胎兒結構畸形的產前多學科門診”,同時開展了“胎兒結構畸形的產后多學科聯合診療”,大大提高了此類患兒的治愈率。其實很多畸形的胎兒,如果能夠及時確診,正確治療,可以獲得良好效果,痊愈后能夠完全恢復健康,和正常人一樣融入社會。
他的習慣,問診時蹲下身子和他的小患者說話,讓孩子倍感親切,不再恐懼。他的細心,冬季查體時搓熱雙手,輕撫孩子,細心體會孩子的病痛。對于重癥患者或家庭貧困的孩子,他會給予更多的同情與關照,這一切源于他善良的本性和對工作的熱愛。“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這是他樸素的職業追求;“精于技,愛于心”這是他嚴格的職業素養。“治愈一個孩子,成就一個家庭”,在小兒外科的醫學之路上,他一直在努力求索!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