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學習】新華日報系列評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一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上下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強調,要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精髓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貫徹落實到江蘇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各領域。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全省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江蘇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這是江蘇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江蘇工作的高度重視、巨大關懷??倳泴K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列舉了江蘇發展的顯著特色和優勢,這是對全省黨員干部的強有力感召和激勵。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是總書記擘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宏偉藍圖在江蘇的具體化,是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肯定和勉勵,進一步堅定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堅定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
牢記新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蘇擁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總書記都會為江蘇指航定向。從“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總書記賦予江蘇的重大定位和總體要求,前后貫通、層層遞進,既一以貫之又與時俱進。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對江蘇明確的重大定位,把總書記這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與歷次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一體學習領悟、融會貫通理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擔負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把握新期待。這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了“四個新”的要求。從“四個走在前”到“四個新”,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要求有了新的拓展和深化。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提出的重大要求,圍繞“四個新”,逐條梳理學習,逐項研究謀劃,不折不扣推進落實。循著這一“指南針”和“路線圖”,我們要進一步對標對表,對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進行再審視、再對照、再細化,充實完善前期的五個行動方案,謀劃一批新的行動方案,積極推進一批具有牽引性的重大事項,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爭取更好結果,堅決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重大責任。
拿出新作為。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關鍵是抓落實,核心在見成效。我們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起來,與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以學促干”的最新指示,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形成狠抓落實的好局面,以實干行動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推動江蘇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努力交出不負總書記期待、讓全省人民滿意的新答卷,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江蘇考察時強調,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使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這是總書記對江蘇科技創新的殷切期待和諄諄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時隔4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江蘇科技創新提出明確要求,由此可見這件事在總書記心目中的地位之重,可以感受到江蘇在科技創新上肩負的責任之重、使命之重。
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江蘇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作為科教大省,我省擁有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的高校院所,科教人才資源豐富、科技研發平臺眾多,這些都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平臺支撐;作為經濟大省,我省實體經濟發達,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制造業集群,這些都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寬闊的“用武之地”,也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硬核支持”;作為開放大省,我省對外經貿活躍、科技交流頻繁,能夠敏銳地感知國際上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新動向、新變化、新需求,及時對其作出反應。邁向現代化新征程,江蘇有責任也有能力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要圍繞“破解難題”下功夫。“破解難題”,重中之重是解決“卡脖子”難題,關鍵之舉是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打造優良創新生態。我們要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難題多作貢獻,使江蘇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突出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千方百計支持、引導和促進企業主動扛起“主力軍”責任,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要著力打造優良的創新生態,在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綜合保障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呵護與托舉。
科技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國之大者”,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是江蘇的“責之重者”。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把總書記對江蘇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實到實踐、貫徹到一線。在具體工作中,我們要遵循科技創新規律,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以“厚積薄發”的艱辛付出換來“一鳴驚人”的創新成果,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和驅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三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提出“四個新”的重大任務,其中第二個是“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我們要深刻把握“四個新”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要求,牢記總書記囑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措施,堅守實體經濟,以集群強鏈推進制造強省建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全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處在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交匯區域和對外開放前沿,產業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高,是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和支撐,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樞紐。可以說,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江蘇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必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為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
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強省之要。實體經濟是江蘇的家底,制造業是江蘇的根基。江蘇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看家本領”,把制造強省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產業鏈,全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建設質量效益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不斷筑牢江蘇實體經濟根基。同時,我省制造業發展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依然存在,部分高端產業對外依賴度較高,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亟待補齊。要著力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全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是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關鍵一環。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加大,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面臨重構,部分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停頓、斷裂、紊亂的風險增大,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安全性面臨空前挑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更為緊迫。我們要積極打通堵點、接通斷點,不斷創新吸引外資、擴大開放的新方式新舉措,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要打造更多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打造具有江蘇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外貿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要提高使用外資質量,更好吸引擁有國際先進技術的優質企業參與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繼續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上彰顯特色、展現擔當,為全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四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親臨江蘇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江蘇“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賦予江蘇“四個新”的重大任務,其中之一是要求江蘇“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殷殷關懷,諄諄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深刻把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豐富內涵,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拿出江蘇作為,展現江蘇擔當。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前不久舉行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恢弘的歷史命題。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只有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要勇于擔當新的文化使命。江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當代,對中華文明都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江蘇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貫穿于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加快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道德風尚建設高地、文藝精品創作高地,不斷增強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奮勇向前。
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江蘇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的交匯點,是大運河、長江兩大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黃金水道川流不息,千年文脈綿延不絕。長江文化方面,江蘇既有江南水鄉古鎮、南京石頭城、揚州唐城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南京金箔鍛制技藝、古琴藝術,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宜興紫砂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蘇古運河是中國運河文明的制高點和核心地段,遺產類型多樣、數量豐富。要進一步做好文物、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保存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
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本途徑。要組織推出更多抒寫歷史之美、時代之美、文化之美的藝術精品,助力構筑新時代江蘇文化藝術高峰;創新文化惠民,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扎實開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推進書香社會建設,更好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五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賦予江蘇“四個新”的重大任務,其中包括“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強調“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這深刻體現了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和對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期盼。我們要深刻把握“四個新”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要求,牢記總書記囑托,努力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
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社會治理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與時俱進,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應對矛盾風險,更好保障國家安全和人民安居樂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治理,為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江蘇作為東部地區發達省份,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要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完善多層次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務體系,統籌做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住房保障、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和殘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鼓勵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
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數字化。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戰略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和鄉村治理協同推進機制,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要提升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智慧城市建設水平,讓治理方式更智能、更精準、更貼心,以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
要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既是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保證,與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本質要求相契合,在統籌發展和安全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快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加強公共安全治理,提高預防預警和應對處置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的能力。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面排查風險隱患,提前做好各種應急準備,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來源:新華日報、江蘇先鋒)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